中国潮人丨90后女义眼师的别样人生:她的眼里真的有光

2023-05-04 09:32:45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00:34

潮新闻 执笔 丁珊

▲视频中,昕瞳的眼睛会“发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国知名眼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亦庄分院旁,三幢高层公寓楼矗立成一个“凹”字,住在这里的人们,从全国各地而来,为治疗他们因各种原因而受伤的眼睛。

靠西公寓6楼的悦瞳清眸工作室,同样聚集一群为眼睛而来的人,他们想要的是能够填充眼眶、让面部更美观的“新眼睛”。经历两三天的等待,此时正是“改头换面”的那一刻:一枚经过抛光、打磨成型的义眼片,被轻置入眼眶中。

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转动,眼睛闭合一下,义眼片将眼球紧紧包裹住。“看惯以前的,现在有些不习惯。”小伙子扎西喃喃着,不停打量镜子里的自己。40多岁的王女士,拉着闺蜜的手转了好几圈,眼眶泛出泪花,“我的新眼睛真好看!”

在旁浅浅笑着的,是90后义眼师昕瞳。“昕瞳”是艺名,寓意“新的眼睛,新的开始”。失去右眼的第9年,她以“发光”的眼睛视频走红,那像特效表演般闪烁蓝、红光的部位,是曾拼命隐藏、不敢直面的缺陷,如今以如此炫酷、先锋的样子呈现给了世人。残缺的伤疤,是怎么长出生命之花的?我们该如何和不完美相处?从人生“至暗时刻”走来的昕瞳,或许可以给你我新的力量。

“发光”的眼睛

牛仔裤、蓝衬衫,系着浅米色的工作围裙,棕色长发高高束起。工作中的昕瞳,专注、利落,走路迅速而无声。

她正借助下午1时的自然光,比对着顾客的义眼片和健眼之间的细微差别,判断出“主血丝有些细”“虹膜颜色需要加蓝”,然后像阵风一样穿梭在加工间、会客间,第三次调试后,她进来大声向众人宣布:“好了!接下来要高温固化,两个小时后再过来!”

嘴里嚼着一个青柠檬,昕瞳费力舒展着被酸到脸部肌肉,“这两天忙着赶制义眼片,我得让它刺激一下,提提神。”

北京同仁医院亦庄分院旁,三幢高层公寓楼矗立成一个“凹”字。中间这栋的6楼,是昕瞳制作义眼片的工作室。

故事从昕瞳会“发光”的眼睛说起。视频中的她头发甩动,手指滑过眼前,眼睛发出蓝色的光,再滑动,是红色的光,还会伴随着音乐的鼓点闪烁。“这是我跟国外博主学的。”昕瞳说,去年底,她无意看到一位国外博主发布了钛合金义眼的视频,觉得好酷哦,就花了三五天时间去研究,“发光原理是,在义眼片里放一个磁吸灯,再用感应控制开关,我用一个小电池靠近眼睛,义眼片就会根据手的动作来变幻。”

这个视频迅速走红网络。有人评论:“天哪,她知不知道自己有多酷?”“提前进入赛博朋克时代!”还有人开玩笑,“喜欢你这个,又舍不得我这个。”提起这些,昕瞳难为情地笑笑,“我只能回复他们,要理性!”

义眼,也就是“假眼睛”,它并不能帮助人们恢复视力,但能起到改善外观容貌,掩饰畸形的功效。如果制作的工艺成熟,义眼能“以假乱真”,让眼睛的缺失不那么明显。

为什么会从事义眼师这个行业?昕瞳原本就是义眼片佩戴者,但她发现自己的义眼不能转动、眨眼,戴久了还会红肿。为了搞清原因,她上网查资料,并加入两个全国义眼群,发现这是眼片制作不够精良、摩擦过度导致,此外,群友们还频繁抱怨义眼片的其他槽点:看着太假,一眼就能被人看出来眼睛有问题;戴着不舒适,时间久了眼睛被压坏了。

昕瞳正在制作义眼片。

“我就想,能不能去学做义眼片,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既是一技之长,也能帮助像我一样更多的人。”昕瞳找到在国外学习义眼技术的人,并拜她为师。一年半后,她学成出师正式开起了工作室。

义眼师的工作,就是观察顾客眼睛的颜色、形状,在深邃空荡的眼眶中注入液体定模,经过打磨、试戴、定位、抛光等动作,义眼片逐步成型。要得到一副完美的义眼片,需不断根据客户的感受调整,整个流程需要三天时间。

“每一条红色的或者青色的血丝,都需要比对正常眼睛的样子,一笔笔勾画上去。有几个关键要注意,比如虹膜的位置、颜色。”昕瞳拿着义眼片的模型一一介绍着,正式给顾客做之前,她拿自己的眼睛试练,一共做了四五十副义眼片,直到满意为止。

走出“至暗”

昕瞳的手机里,有一张十七八岁时的照片,那时的她梳着两根长长的辫子,对着镜头绽放着笑脸。“我可臭美了!”昕瞳说,17岁那年,她进入北京一家艺术学校学舞蹈,五官精致、身高1米64的她,和所有同龄女孩一样青春、爱美。

“喜欢blingbling的公主裙,常戴可爱风的耳饰,偏爱大地色的眼影,再种上浓密的睫毛,漂亮极了。为得到一副深蓝色的美瞳,硬生生省了一个礼拜的早饭钱。”昕瞳回忆,她那个时候舞蹈功底很好,几次被学校选中去参加演出,还上过星光大道。“我的愿望是,考北京舞蹈学院,再当一名职业舞蹈演员。”

人生在2013年那个冬天转轨。那年年关,昕瞳爸爸带着她和妈妈、姑姑等亲戚共7人,开着从朋友那借来的面包车,自内蒙古出发去山西。昕瞳记得,她特意换上过年穿的新衣服,坐在后排中间的位置。车开到半途中,经过一个下坡的位置,迷迷糊糊睡着的她听到父亲的声音——“不好,刹车坏了!”

昕瞳和同学在舞蹈艺术学校的合影。

几乎在那个瞬间,昕瞳被重重甩出去,摔在石子堆里。等妈妈赶下车来找她,发现她眼睛和脸部都被石子划出血,右眼球凸起,一身新衣也严重破损。爸爸赶紧拦车将她送到北京同仁医院,医生告诉她“必须做眼球摘除手术”。

从手术签字、被推入手术室、打麻药,昕瞳都是恍惚的。手术结束后,趁着护士换药的间隙,她偷偷去卫生间打开纱布——右眼上下眼皮中间,露出了肉粉色,眼球已经不见;眼睛周围,是一道密密麻麻的伤口缝针,看到这副摸样,昕瞳“哇”的一声哭出来。

那是一段长达半年的至暗时刻。在老家内蒙古乌兰察布养伤时,昕瞳躲在房间不肯出门,将以前爱穿的裙子、爱戴的耳饰放起来,不想再碰它们。想的最多的是:“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一定要夺走我的一只眼睛?”有时候梦到自己在舞蹈学校学习的样子,就舍不得醒,因为在梦中,眼睛还是完好的。

原本性格开朗的她变得敏感、易怒。一次,朋友在闺蜜群里转发了一条“种草”美瞳的链接,触发伤感,她鼻子发酸,泪眼婆娑。当爸爸劝她:“出去走走。”她冲着他发脾气:“出去干嘛,让别人知道我瞎吗?”爸爸只得不作声,一直对这件事内疚的他,一连几个月无心工作,在家陪伴着她。

现在的昕瞳。

妈妈为了让昕瞳能从困境中走出,外出买菜时带回来三只小鸡。“小鸡每天‘唧唧唧’跟着我,从卧室跟到客厅,好像把我当成了妈妈。”昕瞳说,当她看到小鸡们趴在有暖气的地板上睡觉,鹅黄色的绒毛随着呼吸起伏着,那种生命之初的蓬勃与生机,触动着她心底的柔软之处。

终于,乌兰察布的春天到来,一个冬天没有出门的昕瞳,也做好准备走出家门。她穿上牛仔连体衣,戴着墨镜,穿了一双帆布鞋,和朋友吃了一餐很久就想吃的意大利面。望着陌生又熟悉的车流、街道,看着路边的绿树争相吐绿,昕瞳深呼吸了口气,“生命还是很美好的。”

“修补”人生

回望是什么支撑着自己从深渊中爬出,昕瞳认真想了想说:“相比车祸发生时的凶险,手术时被‘封在冰窖里’的绝望,现在的平静难得又珍贵。最终治愈自己的,是时间的力量。”

工作累的时候,她会泡上一杯黑枸杞,花青素遇水化开舞蹈的样子,美得像幅水墨画。昕瞳是个舞者,从8岁就跳到大的舞蹈,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滋养着她,练就对伤痛的免疫。雪中的草坪、公园的湖边、小区篮球场、地铁站台,她常常带着无线耳机,和着《乌兰巴托的夜》的悠扬,旁若无人地跳着,尽可能地舒展身体。

▲视频中,昕瞳在小区起舞。

人们赞叹她的“美”。眼睛的缺失,也没有影响她后来在学校中继续站在C位,这让她渐渐释怀。在网络上,许多年轻人的支持,让她“更敢、更真”。她在义眼片上画了个“百变小樱”的卡通形象,戴着它直播出镜,“既然已经不同,那就索性彻底点。”她还给自己做了十多副义眼片,每天看心情戴不同的出门,并向人介绍,“这是我的‘美瞳’,只不过比你的大一些。”

此刻,坐在昕瞳工作室中,轻音乐在房间中轻轻流淌。墙壁上两幅画,是她精心选过的眼睛样子,像宇宙般深邃迷人,又像向日葵般热烈。昕瞳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眼睛,但不幸的是,她看到更多的,是忧郁的、不自信的眼睛。

昕瞳的工作伙伴,义眼师于杰说,他曾经接待过一位从浙江来的个体户老板,尽管非常有钱,但因眼睛的缺失,极大影响了他的自信。从他进门开始,眼神就无处安放,也不敢与人直视。这样因眼睛导致的自卑,是多数“单眼人士”历经漫长岁月才能跨越的心理鸿沟。

昕瞳正在工作,手中的义眼片经过打磨即可成型。

在我国,外伤是单眼视力障碍患者失去眼球的首要原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整形与眼眶病专科副主任医师解佳隽介绍,他们曾对近5年该院进行眼球摘除术的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发现眼外伤比例最高,占67.1%;其次是青光眼,占比9.4%。此外,眼内炎、眼部肿瘤、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也是导致眼球摘除的重要原因。据眼科专家估计,全国单眼视力障碍人士超过500万人。

一副逼真、又舒适的义眼片,足以重启人生。1992年出生的摄影师扎西,两岁时因看护不当眼睛意外受伤,家人一直心怀内疚,他也长期处在遗憾中。五一前,扎西专程坐火车来找她,并将自己开心的样子发给家人,“让家人释怀,也让自己放下。”

还有位快50岁的父亲老周,几十年来已经习惯了眼睛的缺失,但怕女儿的朋友看到会有想法,特意过来制作义眼片。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辛苦和妻子做了二十多年的小生意,日子富足起来后,他找到昕瞳,为的是补拍一张“完美”的婚纱照。

拥有新眼睛后,20多岁的武汉小伙子,给昕瞳发来他看到的斜阳。

“不少人戴上新眼睛的那刻,会流下眼泪。为新生,也为曾遭受的苦难。”昕瞳说,她也会陪着他们高兴、难过。武汉一位20多岁小伙子,眼睛受伤后辗转做过多次手术。他从昕瞳这里离开,走上北京大街的天桥,看到夕阳透过高楼的缝隙,形成一圈暖暖的光晕。小伙子看了这道斜阳许久,并给昕瞳留言,“苦难只是开始,以后的路很长。我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见证着不同境遇下人生的底色,感动于生命彰显的弹性,昕瞳越来越坚信:就算只有一只眼睛,也尽管去拥抱新生活吧!

(本文图片除昕瞳提供外,其他为摄影师扎西拍摄)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21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